发表时间: 2021-12-23 15:36
12月23日,东莞市召开“12·13”疫情第十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最新情况。据悉,12月22日0—24时,东莞市大朗镇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公布的确诊病例24),在封控区重点人群每日核酸检测中发现;发布会上通报称,该确诊病例校区于18日已被划为封控区域进行严格封闭管理,截至目前,所有学生教职工及环境标本均为阴性;大朗镇启用货物中转站解决毛纺织等生产物资运输问题。
确诊病例校区所有学生教职工及环境标本均为阴性
12月23日,东莞市召开“12·13”疫情第十场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由东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何碧怡主持,出席人员有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赖少瑜、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小勇、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梁少华。
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赖少瑜现场通报新增病例基本情况。12月22日0—24时,东莞市大朗镇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公布的确诊病例24),在封控区重点人群每日核酸检测中发现。12月13日至12月22日24时,东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例,均在大朗镇内,均已转运定点收治医院隔离治疗。
据悉,确诊病例24是大朗镇长塘社区封控区内住校学生,男,7岁。该学校于12月13日停课,大部分学生12月14日核酸检测阴性后离校,少部分居住地在镇外的学生因疫情原因滞留校内。滞留师生12月14日、15日、17日,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12月18日学校被划为封控区进行严格封闭管理,校内师生作为封控区重点人群连续进行多轮核酸检测。该病例在12月18日、19日、20日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1日晚初筛阳性,22日凌晨复核结果阳性,已全程闭环转运至定点收治医院,经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赖少瑜称,该病例报告阳性后,东莞及时对该学校采取进一步防控措施,快速流调溯源,进行终末消毒和环境标本采样,妥善隔离密接者,并对学生做了妥善的安排。
赖少瑜称,截至目前,该校区所有学生教职工以及环境标本均为阴性;目前东莞报告24例个案在大朗镇之内,基因测序结果均为Delta变异株,属同一传播链;当前传播链条清晰,疫情总体可控。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小勇提醒,当前,东莞市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刻,市民朋友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强化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如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时空交集等情形,请第一时间向社区或村(居)委会报备,接受管理,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大朗镇多轮大规模核酸筛查结果均阴性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东莞市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紧张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织牢织密“防反弹、防外溢、防倒灌”防线,对大朗镇封控区、管控区及重点暴露场所进行严格管理,连续开展四轮“扫楼敲门”行动,迅速完成近6万人信息采集和登记造册,严防疫情在社区出现反弹;整个大朗镇作为防范区,对大朗周边镇街(园区)实行24小时沿线巡逻,配合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大力治理故意损毁隔离设施的违法行为,及时维护修补破损设施,坚决堵塞人员违规流出,严防疫情外溢;发挥各类哨点监测预警作用,加快省外涉疫地区来莞人员落地排查,严防市外疫情倒灌。
东莞充分发挥核酸检测“排雷”作用,以“1+N”形式组织大朗和相关镇街(园区)依次开展多轮大规模核酸筛查;通过增设流动采样点、调峰控流等办法避免人群聚集,严控核酸采样、样品运输、检测结果质量,筛查工作整体安全、有序、高效。自12月17日以来,大朗镇已完成第3、4、5、6轮大规模核酸筛查、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他参与核酸筛查的镇街(园区)已出的结果也均为阴性。
启用货物中转站解决生产物资运输问题
赖少瑜表示,在坚决抓实疫情防控的同时,东莞密切关注疫情对大朗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影响,想方设法解决生产生活物资安全进出问题。
重点企业方面,截至12月22日24时,共为486家企业办理了通行证。中小企业方面,选用大朗镇石厦村现代物流园作为接驳中转点,从12月20日下午试运行至12月22日24时,实际进出530辆次,目前通过货车接驳点进出大朗运行顺畅。
小微企业、个体户方面,启用货物中转站方式解决毛纺织等生产物资运输问题,在大朗毛织中心、环城货运站分别设立货物中转站,从12月21日凌晨开始试运行至12月22日24时,发出29车次,运送货品4786包。
同时,全力保障市民生活需求,着力解决生活物资配送车辆通行问题,扩大供给端货源供应,加大销售端价格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据监测,当前大朗镇内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稳定,肉菜等价格水平平稳。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曾奕静 刘辉龙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