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12-14 00:45
12月13日,广元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一一作出回答。
记者问①:冬季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叠加新冠疫情,医疗机构接诊数量可能会有所上升,请问有哪些应对措施?发热门诊设置得怎么样?
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调研员胡昌平:针对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和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情况,我市按照《广元市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已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成发热门诊19家、发热诊室53家、发热哨点154家,实行24小时工作制度并已在全市各级媒体进行了公布,有需求的市民可就近选择。对新冠阳性感染者,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接诊,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诊。如遇拒诊,可直接拨打12345政务热线投诉。
关于医疗救治物资储备,请大家放心!目前,我市各县区医疗机构已按照辖区总人口20-30%动态储备好发热、镇痛、止咳、化痰等常备治疗药物。三级医院按满负荷运行60天进行储备;其余各级医疗机构按照满负荷运行30天储备。
为方便患者就医或咨询,市民朋友可通过拨打12345政务热线、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咨询热线,以及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平台进行线上咨询。咨询热线和就医地点可通过“健康广元”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市内各大媒体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查询。
我们在此呼吁:新冠肺炎无症状者、轻症患者请不要拨打120热线,请为急危重症患者留出急救热线通道。下一步,我们还将启动发热门诊(诊室)接诊能力倍增计划。通过增加诊室、增加医务人员等,提高发热门诊(诊室)服务能力,确保接诊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升1倍以上。同时还要做好发热哨点升级改造工作。12月底前,有条件的乡镇建成发热诊室,到2023年3月底前,全市乡镇、社区发热诊室覆盖率达90%,最大限度满足发热群众的就诊需求。
市民朋友要做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继续提高防控意识不放松,学习掌握相关的疫情防控健康知识,非必要不核酸,可先抗原再核酸。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疫情期间尤其要照顾好家中的老人、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婴幼儿、儿童等脆弱人员。家中要减少访客,少串门,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远离有发热咳嗽人员,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回家后要做好手部卫生清洁。老年人抵抗力低,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比例是较高的,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高危人群。大量的数据表明,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建议无接种禁忌,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
记者问②:感染新冠后需要去医院就诊的情形有哪些?
广元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曾茄:感染新冠后需要去医院就诊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首选居家隔离,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者,可联系社区,由社区安排集中隔离,并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后集中隔离治疗。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感染者需到医院就诊,所有医疗机构都会接诊阳性患者,所以请市民朋友们不用担心医院不接诊。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表现症状有:
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核酸检测阳性,但没有呼吸道症状,没有发热,没有咳嗽,没有咽干咽痛,也没有肺炎,即没有自我感受到的明显不适。
轻型患者:是指核酸检测阳性,有发烧、咽干咽痛,有咳嗽,甚至有头痛、肌肉酸痛,但肺部CT没有肺炎表现。
普通型患者:是指在轻型患者的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肺炎的表现,经医生诊断,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
重型患者:是指普通型患者在治疗后仍得不到缓解,肺炎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降低等呼吸衰竭表现,胸部CT显示肺炎快速进展。
危重型患者:是指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呼吸机支持,或者出现休克、需要ICU支持的器官衰竭等情况。
如果出现下面五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第一种情况是:出现呼吸困难或气短。
第二种情况是:经过药物治疗以后,仍然持续发烧,超过38.5摄氏度,时间超过3天以上,就应该到医院。
第三种情况是:原有基础病明显加重,比如高血压用药控制不住,糖尿病用药控制不住或者出现其他急危重症的风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第四种情况是:儿童出现一些嗜睡、拒食、腹泻、呕吐等情况,治疗以后不缓解也要到医院救治。
第五种情况是: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出现胎动异常等情况,也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广元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曾茄:选择居家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心情。人们感染新冠奥密克戎毒株后,无症状和轻型感染者大约占了90%以上,所以居家阳性人员无需恐慌,应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刺激人体血液循环,加速营养物质转运与吸收及新陈代谢,刺激免疫系统释放免疫细胞因子、抗体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居家隔离期间还要积极与家人沟通,注意规律作息,多饮白开水或者柠檬水、淡茶水(2000-2500ml/每天),柠檬水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促进体内白细胞的生成,保护免疫系统不受损害。同时,坚持适当的锻炼,保持健康、充实的生活方式。
2、坚持健康监测。居家阳性人员应当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有条件监测指脉氧,规律服药。居家治疗人员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新出现严重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要及时联系社区或前往医院就诊。
3、严格居家不外出。居家阳性人员原则上做到不外出,谢绝一切探访。对于因病就医等确需外出的人员,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4、居家用药说明。新冠阳性居家用药可以参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但是一定要根据症状来对症用药,并且严格按照用药说明或医嘱进行服药,不可擅自增加用药剂量与用药频次。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及时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或者正规医院的医生咨询。
发热症状: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
咽干咽痛症状:可以使用地喹氯铵、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风解毒胶囊等;咳嗽咳痰症状,可以使用溴已新、氯溴索、愈创甘油醚、乙酰半胱氨基酸等;
干咳无痰症状:可以使用福尔可定、右美沙芬等;
流鼻涕症状:可以使用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鼻塞症状:可以使用赛洛唑啉滴鼻剂等;恶心呕吐症状,可以使用桂利嗪、藿香正气水/胶囊等。
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针对成人、儿童及特殊人群利用中医药治疗和预防新冠也有详细指引,大家通过网络搜索很容易找到,这里就不做详细阐述。
5、做好个人防护。非单独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其他人员不得进入隔离房间;隔离房间内可不戴口罩,离开隔离房间时要佩戴N95/KN95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后再出房门。佩戴口罩前后和处理用过的口罩后,应及时洗手;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规范佩戴N95/KN95口罩。
6、卫生防疫要求。保持房间通风,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擦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桌/台面、门把手、开关、水龙头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先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1次。阳性人员的毛巾、衣物等需清洗时,要单独放置,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采用煮沸15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如家庭共用卫生间,阳性人员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1次;若居家隔离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1次。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黄色垃圾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喷洒消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口袋,再和家里其他垃圾一起丢弃。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用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擦净。处理污染物应当戴手套与口罩。
7、解除隔离条件。居家阳性人员可在阳性检出后,居家隔离的第1-5天进行抗原检测,抗原结果阴性后第6、7天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以解除隔离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广元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曾茄:老年人和儿童感染需不需要立即送医院治疗要因情况而定。其中无症状或病情稳定轻型的老年人可居家隔离,对症处理即可。60岁及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是重症高风险人员,如果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儿童生病后如果精神状态稳定,家长对症处理、观察病情即可。如果连续发热超过3天、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呕吐、腹泻、尿量减少、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广元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曾茄:我市针对6类特殊人群,即急危重症(心梗、脑卒中、创伤、中毒等)、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需定期输血治疗、孕产妇和新生儿、严重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开通了绿色通道,可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由救护车转运至就近医院接受治疗。
广元市市场监管局总经济师孙骊华:市场监管部门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组织货源,保障市场供应。目前,我市退热、止咳、抗病毒等药品市场供应正常,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受全国市场供应紧张的影响,连花清瘟、抗原试剂等热点药品比较短缺,仅少数药店有零星销售。我们正在协助市内零售企业千方百计组织货源,尽量满足群众需求。这里呼吁广大市民不需要拘泥于某个单一药物,可到药店感冒药专柜选择或由药师推荐代替用药品种。
二是畅通购药渠道,提供更好服务。要求全市药店落实店堂消毒、营业员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全面加强从业人员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防疫知识的培训,畅通线上线下购药渠道,组建应急送药小分队,为老百姓提供放心便捷的服务。在此也呼吁大家适量备药,避免出现因药品来不及使用超过效期造成浪费;科学用药,避免因不合理叠加用药造成身体损伤。
三是加强市场巡查,确保市场安全有序。前期已集中约谈了防疫药品各大供应商,要求他们加强货源储备,做好明码标价,严禁囤积居奇,捆绑消费,诱导消费。同时还开展针对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防止出现有质量隐患的药械流入我市市场。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对涉疫物资生产经营者划出不得哄抬价格、不得价格欺诈、不得串通涨价、不得虚假宣传、不得价格歧视等“九个不得”红线,市场监管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市民如发现此类违法行为,可拨打12345投诉举报,将从重从快进行查处。
广元市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杨广树: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来看,老年人在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措施的同时,建议没有禁忌的老年人“应接尽接”新冠病毒疫苗。
老年人接种的时候,如果有基础性疾病,建议在平稳期进行接种,如果拿不准,可以咨询接种点预检医生,评估是否能够接种疫苗。在接种过程中,如果有必要,建议老年人由家属陪伴。老年人在现场接种之后,留下来观察30分钟再离开。如遇到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就医,如果怀疑和疫苗有关系,要尽快报告。市疾控中心官方网站可以查询全市160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位的相关信息。
目前我们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是获得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均开展了老年人群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量使用后观察数据证明老年人中的副作用还略低于青壮年,预防发生重症、死亡方面的保护作用显著。
我们在保障老年人安全接种上还做了几点安排和部署。一是全市所有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均是验收、培训合格的,且专题开展了针对老年人接种禁忌判定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二是优化预防接种服务。继续延续前期行之有效的各项便民措施,包括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流动接种车、上门接种服务等措施,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三是接种点做好“四有”医疗保障,有驻点医务人员值守、有急救设备药品保障、有120救护车转运患者、有转运渠道和救治绿色通道,做好老年人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四是各接种点有专业预防接种人员结合个体差异推荐疫苗接种方案,认真、细致回答老年人的询问,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温度。
记者问⑧: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后,当前我市该如何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广元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教育工会主席蔡邦金:按照疫情防控“新十条”“省六条”相关要求,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原则是分层分类、一校一策。
(一)严格入校资格条件。师生员工每周返校时,要落实“测温戴口罩”要求,查验健康码和广元本地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严格1米间距。非本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学校除落实上述要求外还需做好信息登记。杜绝无关人员进入校园。进入校园的生活、防疫物资以及学生急需物品须做好消毒消杀。
(二)落实学校管理措施。强化个人防护。压紧压实教职员工、家长和学生个人防控责任,养成良好自我健康管理习惯,认真落实好家校(单位)两点一线。强化个人防护,校内全程严格佩戴口罩(体育课、就餐、睡眠除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戴口罩、咳嗽时注意遮挡等良好生活习惯。提倡按照“愿服尽服”原则服用预防性中药。强化健康监测。坚持多病共防,落实晨午(晚)检、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复课证明查验、“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建立信息台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持人物同防,切实做好教室、食堂、宿舍、卫生间等重点场所环境监测、通风消杀工作。落实条件保障。储备足量防疫、生活物资以及必备药品;对校园环境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开展消毒通风、环境评估工作;完善“三室一区”配置,留足必要的健康监测(隔离)空间。四是强化体育锻炼。保障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增强师生免疫力。强化教学安排。统筹教学计划进度、线上线下教学,优化教学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育人质量。六是强化家校协同。建立家校协同工作机制,引导学生、家长、教职员工主动配合排查管控和健康状况监测,自觉落实报备、隔离、监测等管控措施,严防疫情由社会、家庭输入校园。
(三)强化学校应急处置。加强应急演练。适时修订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升预案针对性和实用性。精准疫情处置。校内师生员工出现阳性病例时,阳性病例立即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隔离),密接住校师生转移至校内隔离区域进行健康监测,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接走读(教)师生居家隔离进行健康监测,同步开展线上教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多渠道收集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建议,做好“接诉即办”,做到及时沟通、快速回应。
广元市利州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书达:在“新十条”出台之后,为协助广大群众平稳度过疫情“峰值”,基层社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群众健康服务工作:
一是摸清底数。要全面摸清辖区内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特殊病患人员的情况,弄清群众所急所盼,确保服务工作有的放矢。
二是协助就医。发放居家治疗服务爱心联络卡,广泛宣传居家治疗的相关知识,让大家知晓医疗服务机构24小时服务热线、社区咨询电话等信息。在收到就医需求后,要及时协调医疗机构进行救治,确保所有感染人员能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同时,呼吁广大群众,一旦核酸检测呈阳性,要主动向社区电话报备,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轻型病例尽量采取居家治疗,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可由社区协助进入方舱医院进行治疗。
三是生活保障。重点对独居老年人、行动不便和特殊病患人员等确实有需求的群众提供订餐送餐、物资配送、基本生活照料等服务,为生活不能自理而无人照顾的残疾人提供必要的临时安置及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对有自理能力的一般人员,倡导自己通过线上购买,或亲朋好友代买,自行解决生活物资保障等问题。
四是心理援助。要告知居家治疗人员心理咨询热线,方便其寻求心理咨询服务。对有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人员,帮助对接专业的心理医生。对心理状况严重不适的,可协调专业医疗机构提供转介就医服务。
五是矛盾化解。要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网格员、物业人员、专业社工、居民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矛盾纠纷调解,通过讲清政策、理顺情绪,共同构建守望相助、幸福和睦的邻里关系。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管寒冰/文 李顺成/图
编辑:赵娜 校对:孙红玲
审核:冯勋 编审:程朱荣